从支付到支付+ 未来十年行业格局将生变

十到十五年后,也许不再是寡头一统天下的局面,新的支付模式将在行业中获得一席之地。

自90年代末到今日,中国支付行业伴随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,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,移动支付更是从普及率或是交易规模上都在国际上遥遥领先。

但十多年的发展,只是使其摸索度过了漫漫长夜,深入实业,支付的新世界才正要展开。

4月29日,由北京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、互联网金融千人会、中国企业家思想群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四方联合发起的“2017互联网金融双周论坛”在北京大学召开。本届论坛主题为“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生态合作研讨会”,邀请到中小银行、金融科技企业、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机构负责人,以及专家学者、北大金融校友等共同探讨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生态。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、CEO唐彬作为第三方支付创新的代表,在大会上回顾支付业务发展历程中的三种基本模式,分析支付产生过程,重点讲述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支付向“支付+”的迭代过程以及发展趋势。

C端只是支付前站

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大抵包括两拨,最早一批在2000年左右兴起,主要以银联、首信易为主。紧接着在2003年,第三方支付产业开始走向快车道,易宝支付、快钱、支付宝等就是典型代表。

发展到目前,第三方支付主要分为三种模式:一是基于账户的担保模式,以C端为核心,其代表为支付宝;二是网关型模式,主要企业包括银联、网银在线等;三是以易宝等为代表的行业模式,针对行业推出支付解决方案。

“2003年,怀着用支付改变人们生活的梦想,我从硅谷回国创立易宝支付。起初,易宝想做的是移动支付,经过一番尝试与摸索后,决定在2004年转向开放的互联网支付。这可以说是易宝的第一个转折点。也因此,易宝起家于支付。”唐彬如是说。

据了解,易宝在2005年4月正式推出第一款网络支付产品。经过半年多的思考,易宝终于锚定行业支付模式。以此为根,易宝支付在2009年实现盈利,很快便成为国内主流第三方支付的领导者和先驱者。

互联网金融的推动,支付公司正式进入金融服务。“产业代表着发展与繁荣,互联网起连接与服务作用,金融则是支撑与助力。正是有了交易,支付才形成。”唐彬说。

“支付不是简单的一个工具,它是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核心环节。近年里,伴随互联网的进化与发展,支付角色发生着改变。从支付到支付+的演变,也是传统行业电子化、前段需求向后端需求转化、增值服务化、竞争到竞合四大趋势的变化。而这些,也让支付由企业边缘行为拓展到核心行为。”唐彬表示。

他认为,交易包含支付结算、金融服务、营销服务等,而支付是金融科技的另一种形态,整个金融科技的发展也说明了传统的金融,包括支付、消费金融以及其他一些形式等,都在受互联网与新科技的重组。

“支付不是简单的 资金搬运工 ,它服务于交易,作为金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,支付从来就不是目的。易宝始终以服务为主,让支付在无形中安全便捷地发生,正是易宝支付所追求的目标。”唐彬说。

支付+:新世界的开端

毋庸置疑,移动互联网全面到来之后,一切都已经互联网化。而此时的互联网支付,若还是放在饱和的电商支付上,终将面临淘汰。当一个新的传统行业被互联网化之时,支付的行业模式就是要把支付和行业结合起来,上下游全打通,资金、支付、结算、分帐、资金归集,包括相应的一些增值金融服务和营销服务。

这一次,支付行业的冲浪者们面对的是更大的一波浪潮。在C端用户已经被充分耕耘,基础设施完备的情况下,产业、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催生的支付+将蕴含更大的爆发力。这一切,在唐彬看来,意味着支付行业转型与挑战刚刚开始。

用他的话来说,to C的支付服务像在地面铺设石油管道,连接各个站点,让现有的资源畅快流通;to B的服务就像向着储油层挖掘,并在过程中梳理与各个油站的输送逻辑。漫长的艰辛之后,“支付+”来了,该出油了。

据悉,自2003年创办起,易宝支付以支付为切入点,交易为核心,不断把互联网连接技术、数据技术、风控技术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,推动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。  

唐彬透露, 2013年9月27日,在“易宝十年创变——互联网金融峰会”上,易宝正式提出“支付+金融+营销”战略,跨入“支付+”时代。而这正是易宝经历的第二个转折点:将支付由工具升级为平台。

“支付只是一个基础服务,易宝想做的是通过支付构建一个开放交易服务平台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支付,不只是支付本身,我们叫 支付+ ,是支付加上很多其他增值服务,包括授信、供应链融资、T+0结算、消费金融等,还包括服务没有能力做后台账务管理的商家,做CRM、ERP等,从收银台到企业后台的中间环节,我们有很多增值服务可以去发展。”唐彬表示。当然,易宝并不是要瞄准某个特定的金融领域,而是围绕支付这一交易的核心环节做纵向延伸。“向上可做基于场景的增值服务,向下可做基于数据的征信服务,使整个交易环节更加便捷且增值,易宝想要做 中立的第三方 。而这些,都促使易宝从支付向 支付+ 转型。”唐彬说。

唐彬分析,做好“支付+”转型有三个关键点:首先就是思维的转型,尤其是要坚持移动互联思维。其次要用好技术,线下业务要信息化,实现管理闭环。最后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关联用户,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。

十年格局将生变

如果说牢牢占据80%以上C端支付用户的格局今已定,支付+开启后的十年间未必仍旧如此。

中国有太多的行业仍然没有实现互联网化,餐饮、物流、教育行业等都有很大发展空间。唐彬说,“这些行业,正好就是易宝的切入点,易宝以支付为原点,可以提供很多其他增值服务。”

在某些行业中,改变已经发生。

唐彬以深耕多年的航空旅游行业为例,指出该行业是分销链条复杂,而信用完善的行业,涉及到多级经销商分账管理、用户营销多种层面的需求,点对点的收单支付显然不能满足需求。

据悉,在航空旅游行业转型中,易宝支付有针对性地为其建立线上交易平台,完善支付手段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;建立线下业务的信息化,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的融合贯通;建立大数据平台,通过数据分析征信和业务运营等信息;建立用户互动渠道,关联用户,提高用户的互动与参与度,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。

在中小零售业上,易宝支付供线上线下全支付平台,在自有支付基础上,整合微信、支付宝、NFC等支付手段,快速引流客源,提高运营效率;同时与大型O2O门户合作,为零售企业提供快速业务接入及交易处理入口,以优质的方案,解决中小零售业客流,成本以及资金需求的难题。

虽然看上去80%以上的市场已经被少量玩家分食,但是对于企业市场来说,用户的交易只是资金循环的中间步骤,此前的营销、导流,到交易完成后的账务梳理、资金增值等服务都在等待挖掘。

这是一个数十万亿计的市场。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渗透,会有越来越多的参与方加入,这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态势。蛋糕在变大,大家都在增长,即使未来C端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下降,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。十到十五年后,也许不再是寡头一统天下的局面,新的支付模式将在行业中获得一席之地。搜索:

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