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已过去2个多月了,从开年到现在,随着支付行业监管的越来越严格,业界一片悲鸣之声。甚至有人发声称:如今的迹象表明,支付行业已经大势已去,支付时代结束了。想到这里,小编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支付行业这些年辉煌的战绩,让大家稳定军心,再次备战!
回望当初,20世纪80年代中期,中国才有了第一张银行卡,但仅用了30余年时间,就完成了支付工具从纸质现金到银行卡、从磁条卡到金融IC卡的升级和变迁,再到如今的无卡支付、二维码支付。每一次变迁都是一次创新,每一次创新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。这两年,中国支付行业的发展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,市场数据显示,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大约为美国的50倍。这突出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构建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中的强势地位。
然而,支付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2015年3月13日,央行曾下发紧急文件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/公司线下条码(二维码)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的函》),叫停支付宝、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,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(二维码)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。
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,是因为因为其很多潜在的风险。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,有人把店家的收款二维码改成了自己的,从中盗取很多钱。但二维码支付方式毕竟既便宜,又便捷。所以,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趋势:用户甚至愿意牺牲一些风险,来换取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和廉价性。
二维码支付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,显示了二维码支付的势不可挡。如今,扫码支付早已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现在大家出门,基本可以做到不带钱包,但离开手机确实万万不能的。现在,无论是大型商场,还是街边小巷,到处都是二维码支付的标志。
但另一方面,二维码支付并不是完美无缺的。由于目前市场上二维码支付种类的繁多,诸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,以及百度钱包,京东钱包等。各自为阵,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,二维码支付行业还有些混乱。很多时候消费者有支付宝,商户却只能扫微信,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,商家却在做京东钱包推广活动,用户体验很不好。基于这样的局面,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——聚合支付便诞生了。诸如祥付宝等聚合收银平台,聚合这些名目繁多的二维码支付方式,极大地提升了商户的收银效率。
当然,支付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,是科技的发展才促进了支付行业的进化。从POS机、智能POS、二维码,再到聚合支付二维码等,支付越来越向更便宜、更高效、更便捷的方向发展。以前,一些商户可能要购买价值不菲的POS机和收银系统,才能让顾客进行非现金结算。但是现在,只需要花1毛钱打印一张二维码,就能进行无现金结账了。
所以,二维码的励志史告诉我们,只要产品真正符合大众的需求,解决了行业痛点,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方向。行业就会一直向前发展!
包括这两天市值一直下滑的比特币,春节前开始,比特币价格从6300元左右一路走高。然而2017年春节刚过,比特币行情下跌300元左右。而这短期的波折,主要是因为央行经过对几家比特币“巨头”的调查后,将目标下移,锁定在中小比特币交易平台上。据称,2月8日下午,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检查组又约谈了其他9家比特币交易平台的主要负责人。
但想想最初,比特币连合法的地位都难以获取呢!此次约谈,更多地是整顿肃清行业风气,而不是打压。而且资本市场反映过于灵敏,一向听风就是雨。前段时间川普当选,科技股也曾大幅跌落,现在不也恢复正常了么?所以,还是那句话,道路是曲折的,前途是光明的。毕竟,此前有消息称,央行开始筹备发行自己的电子货币啦!这证明了,电子货币这条道路,虽然加了几个红绿灯,但还是保持通畅的。
纵观支付行业的整体发展,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行业是一直在前进的。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波折,国家政策有时候会保守、迟疑,在支付业务飞速发展期时可能还会加大控制手段。但支付行业的发展毕竟携天时之威,非人力可逆。历史最终会证明,这一切都会过去,柳暗花明的一天终究还会回来。